台灣低波動及高股息指數

l   在傳統投資學上,告訴我們波動與報酬率之間承正向關係,但是在美國實證研究,一種稱作low-volatility anomaly異像,確實存在,也就是說,低波動率的股票可能可以帶來高報酬率

l   事實上在美國的研究,這種異像,已經存在85年之久,而在全世界近廿年也存在這種現象,這種與CAPM明顯相牴觸的現象,引起了學術界以及投資界的討論,研究,甚至據此發行了一些產品,指數化產品ETF就推出了一系列的低波動率投資ETF供投資者選用。

l   舉例來說,美國晨星在曾經發表了一篇文章,介紹美國最好的low-volatility U.S. equity ETF叫做SPLV,文章舉了麥當勞指定的蕃茄醬品牌-亨式Heinz Company2013年獲巴菲特全額收購,就是一個典型的波動率跟高報酬率的公司。這種類似於債券型的股票,提供了穩定的股息,現金流,甚至由於吸引了投資人都是追求穩定,其股價行為也非常穩定。(從行為財務學的角度,風險趨避投資者的特徵也可以解釋這個現象)

l   以美國SPLV為例,該ETF的價格穩定性就很高,如果把SPLV(藍線)跟SPY(咖啡線)作比較,確實可以看到SPLV發揮了高度防禦+攻擊力的特性,如下圖。如果市場大幅洗刷過後,SPLV有機會是長線贏家(相較於SP 500)。

l   台灣交易所也在2014/1/27與標準普爾合編一個低波動高股息指數,透過其揭露的摘要文件,可以看到一些編列方式,如果有金融機構願意發行這樣的指數,對台灣零售投資者應該是一個福音

n   標普/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低波動高股息指數(S&P/TWSE Taiwan Low Volatility High Dividend Index)

u  簡介:為股票投資者尋求收益之標竿指數,從標普臺灣 BMI 指數中選取 40 支符合分散性、波動率及流動性標準之高股息公司作為成分股。

u  資格條件:

l   標普臺灣 BMI 指數的成分股,標準普爾是權威性的信評機構,除了信評以外,旗下標準普爾道瓊公司,就是編列指數的公司(經過分拆產業蕭條的出版業務後,新的美股代號為MHFI.us),這麼大的公司,自己都會編列指數,BMI是其台灣的指數名稱

l   過去 3 個月的日平均成交值大於新臺幣 1 億元(至少要有一定流動性,台灣很淺碟,這個條件篩完只剩167檔)

l   限定為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,上櫃不算(這個條件篩完只剩147檔)

l   產業採GICS分類,限定單一產業上限為30,每個產業成份股以15支為限度。(產業集中度限制可以避開經濟體過度依賴某產業的問題)

l   高股息:過去12個月有發現金股利,選出最高的60

l   低波動率:60支內選股價波動係數最小的40

l   權重比例:以現金股利率最為加權,也就是說股利越高者,權重越高,但除了產業集中度限制以外,各成份股權重為0.055%。

l   清單如下:可以看到最低的股息報酬率也有2.3%。

l   如果把台灣加權指數,台灣中小型指數跟這個指數相比,可以看到低波動高股息實在不錯。

l   投資上來看,這種指數屬於溫火型,綜合數據良好的球員,單一年度不會突出,但經過多元循環後,就可以看到這種指數的價值,建議台灣資產管理業者好好考慮一下,把這個產品發行ETF出來。

 

 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美股ETF:BOND.us債券天王精選名單

共同基金診斷Part1

20160520資產配置,該動態還是靜態及 ishare 資產配置系列ETF介紹